作者:無名氏 返回目錄 0 位書友評論
錄自清代石成金編撰《傳家寶》
精、氣、神,為人身三寶,然精能生氣。氣能生神。可知三寶之中,精寶尤為最要。施則成人,養則延壽。蓋精者,先天之胚胎.生生之種子也。欲保長壽,必先遠色。
風雷戒色欲
圣人以迅雷風烈必變,所以敬天之威怒也。此時若犯色欲,不獨損壽,抑且生子逆惡異常,可不慎哉?
寒暑戒色欲
天時炎熱寒凍,無論老少,須加保重,度此危關,已屬萬幸。若加房事,鮮不致病損壽。予友夏會宗,老而康強,自言無他奇術,惟于少壯時,五六兩月及冬至后兩月獨宿保養,予深敬服,惟是夏熱赤體、冬寒偎傍,邪興易起,當另具堅忍之心戒之。
虛弱戒色欲
今人心思尖俐.自十四五歲,童心巳無所不知,每破身早,而弱根悉由于此。何況生來充實者甚少,虛弱者頗多,若留戀縱欲,自然疾病叢生,醫藥難效.將有用之身,一旦長往,可不哀哉?人身秉精血而成,生若虛弱,譬如樹之根本已空,全賴栽培度日,倘再風搖斧伐,鮮有不傾倒之木矣。
唐司空圖詩云:“昨日流鶯今日蟬,起來又是夕陽天。六龍飛轡長相窘,更忍乘危自著鞭。”蓋流鶯者,春也。蟬者,秋也。言春秋之景易換,猶如昨日今日耳。方始早睡起來,忽又夕陽晚到,則日之易邁,何迅速如之?此是羲馭之六龍,已催人年壽急迫矣,乃乘危著鞭,而又自促其年乎?噫!世之著乘危之鞭者,何異寄蜉蝣于天地耶?詩中“更忍”二字與一“自”字,深有意味。戒色詩頗多,惟此四句,詞雅而意切,至若“二八佳人體似酥,腰間仗劍斬愚夫。雖然不見人頭落,暗里催君骨髓枯”。雖警切,而詞近俚矣。
昔包承齋恢,年八十八,以樞密登拜郊臺.精神老健。賈似道問之:“必有攝養奇術。”恢日:“有一眼丸子藥,乃不傳之秘方。”似道堅叩之,恢徐曰:“老漢全靠吃了五十年獨睡丸。”滿座大笑。予謂人能服獨睡丸怡養,再加以食半飽法自輔,壽之延長,定可保矣。
有一等人,縱情色欲,有病則仗藥餌醫治,殊不知去己精華,服彼草木,正諺語所謂“拋了黃金抱綠磚”也。昔人云:“服藥千朝,不如獨眠一宵”。真至言也。
人年半百以后,精神氣血漸次日衰,譬如油少之燈,若不添油,再加燈草多耗,欲燈之不滅,何可得乎?前人云:“油盡燈滅,髓竭人亡。”甚可畏也。每有一等老人,精氣已衰,猶勉強房事,自促其壽,真可嘆可憐。
楊誠齋善謔,嘗謂好色者曰:‘’閻羅王未曾相喚,子乃自求押到,何也?”予謂此即著鞭自促之意。
世有一等人,年至五十多歲,間有強健而稍存余資者則思娶妾納婢,以取歡樂,全不想衰老之人,何能抵敵少婦?且老雖愛少,其奈少不愛老。憎念一生,烈婦難守,何況婦非貞烈者多乎?妄圖一時幻歡,自討無限苦惱深可嘆也。
醉飽戒色欲
昔人云:“醉飽莫行房.五臟皆反覆。”極言其大有損傷也。且酒醉行房,則血氣流溢,滲人大小腸腑,多成便血、腸癖、血淋、癰疽、痔毒等癥。食飽行房,則脾胃損傷,多成中隔、氣鼓、臍痛、偏枯等癥,不可不慎。
憂怒戒色欲
男女交合,乃歡樂事也。人或有憂愁惱怒,每借房事消遣,殊不知憂怒既傷于神,色欲又傷于精.精神兩傷,此危道也,明達之人,何可以性命自陷于危乎?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;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章節目錄,按 ←鍵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鍵 進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