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祇樹 返回目錄 0 位書友評論
作者:心上蓮花群/囡囡的媽
三姑和三姑夫雖是那個年代很少見的自由戀愛而結婚的,但有句話說愛情是盲目的,從三姑父婚后的表現來看,我的可憐三姑當時的確是被愛情蒙蔽了雙眼。他們的恩愛日子沒過多久,就進入了“顛簸”模式。三天一打兩天一鬧成了常態,回憶那幾年三姑家的日子,真可謂家宅不寧,四鄰不安。
三姑夫好吃懶做,惡習還不少。印象中,他不光在自家周邊偷雞摸狗,連爺爺奶奶家附近的村都有他作案的記錄。忙時干莊稼地里的農活,閑時外出打工,家里兩個孩子,都是三姑一個女人在操持著。而三姑夫則是白天睡大覺,晚上干活。捉青蛙、抓黃鱔賣錢是他的營生——順帶著偷別人家的雞鴨,摘別人家的菜。
三姑夫這樣的人說是人嫌狗憎一點不過分,家里人都很憎惡他,我們作為晚輩也不尊重他,私下里都隨大人叫他小余兒(他姓余)。只要他來了,錢、貴重物品都要藏起來,防著他。攤上這么一個惡棍姑爺,我家算是丟盡了臉。姑姑看在孩子小的份上,只能別無選擇地辛苦支撐煎熬著。
說起來三姑夫的出身也是極苦,他是母親帶著他和好幾個孩子改嫁給后來的父親的。家里的孩子多,條件不好,好不容易都拉扯大,成家立業了,父母也老弱多病了。這時候一家子為贍養老人又鬧起了矛盾。同母異父的兄弟幾個打得不可開交,把白發蒼蒼的父母在地上拖來拖去,都不肯負起為人子的責任。三姑夫當時說了一句話,我記得很清楚:“我情愿去坐牢都不養你!”
老天很快就遂了他的愿。三姑夫在一次偷竊中被抓了,判了刑。姑姑帶著年幼的表弟表妹過得更加艱辛。生活上已經窘迫不堪,娘家人的淡漠和外人的冷嘲熱諷,更是給三姑和她的孩子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創傷。不過想到以前三姑夫得來不干凈的錢,姑姑和孩子們都有受益,那幾年她家諸多的不順,也算是因果不爽吧。
三姑父出獄后,秉性不改,重操舊業。前幾年一天晚上,喝了點酒,騎著摩托車撞到公路旁邊的路基,就此斃命了,死時才四十多歲。
三姑夫不在了,親戚朋友更多的反而是高興,慶幸三姑終于可以擺脫了。甚至連我的表弟表妹都沒哭。很快,姑姑遇到了現在的姑父,生活總算安樂了。
心上蓮花點評:
時下網上有句流行話:不作死就不會死。生活中,像這類玩命作死,最后把自己逼到窮途末路的人,并不少見。文中的三姑夫,不孝父母,不善待妻兒,長期偷盜為生,好吃懶做,惡習多多,身陷牢獄都不知道回頭,終于走到盡頭,來世的去向,更是令人不敢想象。
深究之下,這一切都是源于自私心太重。自私心太重的人,就只會顧及自己的想法與利益,不懂得將心比心,善待他人;乃至利之所在,就不擇手段,侵害別人。天道好還,為善為惡,最后都會原原本本地回到自己身上,受報的還是自己。所以說,多一份私心,多一份苦難;少一分私心,少一分煩惱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;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章節目錄,按 ←鍵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鍵 進入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