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祇樹 返回目錄 0 位書友評論
一
文/心上蓮花群 平平安安
舅舅中年就過世了,我舅媽卻一直沒有改嫁,帶著一雙兒女生活。畢竟在農村,沒有什么經濟來源,再加上兩個孩子還要讀書,所以家境不太好。后來我姥姥與姥爺年事漸高,自己做飯洗衣都很困難,基本生活都沒辦法自理了。我舅媽就主動接過來,給公婆養老送終了。
人老了,毛病多了,還容易煩躁,親生閨女都不一定侍候得來。舅媽天性淳厚,無論老人抱怨什么,舅媽都想著法兒順著老人的意,做合老人胃口的飯菜,每天早上端茶倒水,接屎接尿,洗衣服打掃衛生,把二老服侍得很好。日子一晃幾年過去了,舅媽還跟當初一樣,毫無怨言。家族的人看到眼里,沒有不由衷地贊嘆她的。
都說養兒不用管,全憑德行感。孝敬父母就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,她的孩子從小就學會了體諒與責任,對爺爺奶奶非常有孝心,回到家就會用心照顧爺爺奶奶的生活。
現在她兒女命運好得讓村里人嫉妒。首先是女兒,平時成績一般,到高考前的摸底考試時,成績最多能上二本。結果高考時,以高出平時很多分的成績,考上了重點大學,老師都驚嘆出了一匹黑馬。畢業后,就在大家為找工作著急的時候,她女兒順利簽約了國企,而且分配的崗位非常好。后來找到一位家境殷實、自身條件也很好的老公,在城里過得很不錯。
她兒子大學畢業后,一心想考公務員。他們家在農村,幾代人都是種地的,一沒錢,二沒任何背景,這在一般人看來,幾乎是不可能的事。但在幾百人報考、只錄一人的情況下,他以筆試第一、面試第一的成績,順利考上。現在工作非常順利,很得領導的賞識。
至今舅媽沒花一分錢,沒托關系求人(想托也沒地方托),兒女的大事都心想事成。在農村而言,可以說是飛出兩只金鳳凰了。所有認識舅媽的人都說,這是舅媽的孝心得到了回報。
二
文/心上蓮花群 仁杰
前幾年,我二姨夫家里征地,能得一筆征地款。他父母經濟不好,也沒有退休金。所以他媽媽提出,征地款勻一點給自己養老。他聽了很不高興,回家大吵大鬧的,差點和他弟弟打起來。結果最后一分不少地要來自己的征地款。
還沒高興兩個月,二姨夫不知什么原因,干得好好的班長,突然被撤了,調到機修組當維修工,工資少了不少。這還沒完,前一陣子廠里效益不好,偏偏把他給待崗了,發了幾百塊錢,讓回家等著,等效益好了再回來。他被迫出去打工,干的工作累死了,又賺不了幾個錢。最近才回廠里上班,還是當維修工。
還有我大姨姐,這人怎么說呢,就是那種不記人的好、也就是不懂感恩的人。經常抱怨父母對她不好,沒給她培養出來,所以現在工作不好。兩年前就徹底不來看她父母了,怎么勸也不來。提起這事,我那老岳母常常抹眼淚。
大姨的孩子三年前讀初中時,成績優異,考上我們這里最好的高中。三年后的今天,竟然連三本都沒考上,讓人大跌眼鏡。現在準備到毛坦廠中學去補課。各種費用加在一起,一年要四五萬,還不知道明年怎么樣。
點評:
父母就是兒女最大的福田。懂得孝敬父母的人,從長久來看,基本都是家族越來越興旺。不孝父母,就是糟蹋自己福田,天大的福都擋不住的。佛說:“善之極,莫大于孝;惡之極,不孝也。”“自地積珍寶,上至二十八天,悉以施人,亦不如供養父母。”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當前章節頁面至瀏覽器收藏夾;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章節目錄,按 ←鍵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鍵 進入下一章。